前些时候,《中国报》的记者和我做了一个专访,访谈的内容围绕在选科系、教学和辩论。专访刊登在2008年10月21日的教育副刊——《优学》。
以下是访问的节录:
关于选科系
在添健剛讀大學時,電腦才開始普遍化,而電腦科學則是當時冷門的科系。
“我進入大學時,大學電腦科系的錄取率是每年60名,直到1995年電腦開始廣泛使用時,學生錄取率還保留在60名左右;1996年的學生人數增加到150至200名;2000年后,它已經上升到每年700人了!
“這是一個不太健康的現象,那是當時的整個潮流所致,大家都一窩蜂跑去念這個科系,一下子出現了泡沫現象,直接影響畢業生的就業機會。”
后來,他順利從大學電腦科學系畢業,並繼續留在大學一邊修讀碩士課程,一邊當助教,最后還當上馬大電腦科學與資訊工藝學院講師。
走過升學路的他表示,選科系最重要是考量自己的興趣。只要有興趣,你一定會全力以赴,創出屬于自己的未來!
关于辩论
如果說電腦科學是添健的專業,那辯論就是他另一個專業。他的大學歲月,滿滿都是這兩者帶來的美好回憶和豐富收獲。
添健在中二時開始接觸辯論,他形容自己和辯論的邂逅是一場機緣巧合。
“中學時參加過幾次辯論后就覺得很好玩。但上大學時,沒有想過會繼續參加。剛好華文學會迎新活動中,有辯論組在招生,所以就報名參加啦!”
為了參賽,添健和隊友曾進行密集訓練,這雖然和中學時期的培訓方式不同,卻著實豐富了他的人生。
“我覺得那是一個很好的成長機會。那時要看很多書,政經文教都有,若不是為了比賽,作為一名電腦科學系學生,我平時是不會看這些書的。
“另外,我認識了很多感情要好的朋友,到現在大家都當了十多年的好朋友,偶爾還會相聚。我們有時是針對一些課題辨論,有時一起教導新辯手,這是情感上另一種收獲。”
在1997年國際大專辯論會上,添健和隊友取得了勝利,成為第一支在國際辯論舞台上奪冠的大馬大專隊伍。榮耀的滋味很美好,更重要是勝利肯定了他們的付出。
关于教学
在講台上,添健是孜孜不倦的老師;但他曾經也是台下勤聽課、抄筆記的學生。他懂得,學生需要一名怎樣的老師,所以一直努力符合自己在學生時期,對老師的要求和期望。
同時,他把自己在辯論中學到的技巧,運用在課堂上。在教導學生時,不會以技巧反駁學生的回答,卻會用辯論方式鼓勵他們思考,要求他們不只是給對的答案,還要思考為什么是這個答案。
“要讓學生學習和吸納更多,就必須調整思考模式,不能用一般的方式。”
最后,添健鼓勵大學生把握機會到外國看看,這個世界到底是什么模樣的。
他認為,思考能力和語文能力有著非常大的關係,因此希望大學生能多閱讀各類書籍,特別是歷史、文學、哲學等。
“歷史書籍讓你明白世界的演變過程,哲學書籍幫助你思考人類存在的問題;文學書籍培養個人氣質、培訓你對文字的深度。閱讀,將能帶給你許多意料之外的收獲!”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2 comments:
是呀,辩论的回忆的确是美好的。不经不觉已经14个年头了,队友!!!
是啊!当初的一门活动,14年来却成了生活中难以割舍的部分。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