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事,年年发生一次,比如烟霾之害、申请大学的上诉,还有“淹死”在冷气机里积水的老鼠。
我在想,老鼠死了多久才会发出臭味?在发出臭味之前,“尸毒”会不会随着冷气飘出。那我吸了多少“毒气”?想到这儿,还真恶心……
Thursday, December 4, 2008
Tuesday, November 4, 2008
到雅加达吃云吞面
“到雅加达吃云吞面”,这是一位朋友说的,说的是将来可能发生的事。
八打灵SS2的“为食街”,是许多人喜爱光顾的场所。尤其是在附近工作或念书的游子们,这里总有他们或多或少的回忆。记得碧绿荷塘还怀着妍妍的时候,有一天我们经过那里,就前去“返寻味”。
只见一个个档口依旧,动手烹饪的却人事已非(这么说有点夸张)。华裔老板坐着聊天、打短讯、收钱,烹饪这“粗重”的工作却交由各个国籍的外劳负责。食物上来了,记忆中的味道却找不回了。
其实,不只城市如此,我那家乡小镇也一样。那天回到家乡,到一家开了20多年的茶餐室打包面食。年长的老板和老板娘不在店里,年轻的老板一个送外卖去了,一个在柜台收钱。剩下的,都是印尼人。我在厨房门口张望,里头的“厨师”也是印尼人。和SS2“为食街”不同的是,这里的“厨师”手艺还挺好的。于是,我想起了朋友所说的那一句话。
想象着有一天,我走在雅加达的街上,在街角处的一间店里,看见了“正宗云吞面”、“槟城炒果条”。于是,记忆驱使我走进去用餐。食物上来了,记忆中的味道也跟着回来了。那一种在马来西亚已渐渐远去的味道……
八打灵SS2的“为食街”,是许多人喜爱光顾的场所。尤其是在附近工作或念书的游子们,这里总有他们或多或少的回忆。记得碧绿荷塘还怀着妍妍的时候,有一天我们经过那里,就前去“返寻味”。
只见一个个档口依旧,动手烹饪的却人事已非(这么说有点夸张)。华裔老板坐着聊天、打短讯、收钱,烹饪这“粗重”的工作却交由各个国籍的外劳负责。食物上来了,记忆中的味道却找不回了。
其实,不只城市如此,我那家乡小镇也一样。那天回到家乡,到一家开了20多年的茶餐室打包面食。年长的老板和老板娘不在店里,年轻的老板一个送外卖去了,一个在柜台收钱。剩下的,都是印尼人。我在厨房门口张望,里头的“厨师”也是印尼人。和SS2“为食街”不同的是,这里的“厨师”手艺还挺好的。于是,我想起了朋友所说的那一句话。
想象着有一天,我走在雅加达的街上,在街角处的一间店里,看见了“正宗云吞面”、“槟城炒果条”。于是,记忆驱使我走进去用餐。食物上来了,记忆中的味道也跟着回来了。那一种在马来西亚已渐渐远去的味道……
Friday, October 31, 2008
求之二
数年的教学生涯里,学生除了在成绩公布后“求分”之外,也会在考试前“求考”。
话说大学有一项规定,学生在每一科的上课出席率必须为至少80%,才能参加学期末的大考。当然,不是每位老师都严格执行这一规定,毕竟要计算学生的出席率是相当琐碎的工作。尤其是人数众多的班级,计算学生的出席率更是不容易。因此,一些学生对这一规定也没放在心上。
然而,当这些学生遇上像我这种“例外”的老师时,他们往往要后悔莫及。我用Excel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表格,计算学生的出席率就变得简单多了。学期末时,出席率不足80%的学生就在表格上一目了然。诚然,禁止学生考试非我所愿,可是一旦制定了条例却不执行,却是对素质和诚信的否定。曾参杀猪的故事,我是放在心上的。
学生们收到禁止考试的公函,除了少数无动于衷的学生,大多会来求我网开一面。这时候,各种求我“放行”的理由就出现了。昨晚打工今早无法早起前来上课、交通阻塞无法及时抵达大学(拜托!那是两个小时的课,你这是哪门子的交通阻塞,要塞上两个小时?)、忘记补课的时间、怀孕害喜不舒服而缺课……
除了交代“理由”(借口?),一些学生也采取哀求的策略。例如:
I can accept the reality if my result is not passed,as long as I do come and seat from the exam,not failing because cannot seat the exam.This is my first time being barred from taking exam in my history and I want you to know this situation is never ever in my intention.
please sir.please sir.
can i see u..please sir.
i beg u sir.
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have this kind of problems that make i cannot come to the class most of the time.only God knew it. it;s not that i am 'sengaja' don't want to go to the class. please sir,gimme chance. I'll try my best doing my exams.
please sir.please...im begging u.
读到类似的哀求,我是感到厌恶的。我心中嘀咕:早知今日……
话说大学有一项规定,学生在每一科的上课出席率必须为至少80%,才能参加学期末的大考。当然,不是每位老师都严格执行这一规定,毕竟要计算学生的出席率是相当琐碎的工作。尤其是人数众多的班级,计算学生的出席率更是不容易。因此,一些学生对这一规定也没放在心上。
然而,当这些学生遇上像我这种“例外”的老师时,他们往往要后悔莫及。我用Excel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表格,计算学生的出席率就变得简单多了。学期末时,出席率不足80%的学生就在表格上一目了然。诚然,禁止学生考试非我所愿,可是一旦制定了条例却不执行,却是对素质和诚信的否定。曾参杀猪的故事,我是放在心上的。
学生们收到禁止考试的公函,除了少数无动于衷的学生,大多会来求我网开一面。这时候,各种求我“放行”的理由就出现了。昨晚打工今早无法早起前来上课、交通阻塞无法及时抵达大学(拜托!那是两个小时的课,你这是哪门子的交通阻塞,要塞上两个小时?)、忘记补课的时间、怀孕害喜不舒服而缺课……
除了交代“理由”(借口?),一些学生也采取哀求的策略。例如:
I can accept the reality if my result is not passed,as long as I do come and seat from the exam,not failing because cannot seat the exam.This is my first time being barred from taking exam in my history and I want you to know this situation is never ever in my intention.
please sir.please sir.
can i see u..please sir.
i beg u sir.
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have this kind of problems that make i cannot come to the class most of the time.only God knew it. it;s not that i am 'sengaja' don't want to go to the class. please sir,gimme chance. I'll try my best doing my exams.
please sir.please...im begging u.
读到类似的哀求,我是感到厌恶的。我心中嘀咕:早知今日……
Tuesday, October 21, 2008
中国报的专访
前些时候,《中国报》的记者和我做了一个专访,访谈的内容围绕在选科系、教学和辩论。专访刊登在2008年10月21日的教育副刊——《优学》。
以下是访问的节录:
关于选科系
在添健剛讀大學時,電腦才開始普遍化,而電腦科學則是當時冷門的科系。
“我進入大學時,大學電腦科系的錄取率是每年60名,直到1995年電腦開始廣泛使用時,學生錄取率還保留在60名左右;1996年的學生人數增加到150至200名;2000年后,它已經上升到每年700人了!
“這是一個不太健康的現象,那是當時的整個潮流所致,大家都一窩蜂跑去念這個科系,一下子出現了泡沫現象,直接影響畢業生的就業機會。”
后來,他順利從大學電腦科學系畢業,並繼續留在大學一邊修讀碩士課程,一邊當助教,最后還當上馬大電腦科學與資訊工藝學院講師。
走過升學路的他表示,選科系最重要是考量自己的興趣。只要有興趣,你一定會全力以赴,創出屬于自己的未來!
关于辩论
如果說電腦科學是添健的專業,那辯論就是他另一個專業。他的大學歲月,滿滿都是這兩者帶來的美好回憶和豐富收獲。
添健在中二時開始接觸辯論,他形容自己和辯論的邂逅是一場機緣巧合。
“中學時參加過幾次辯論后就覺得很好玩。但上大學時,沒有想過會繼續參加。剛好華文學會迎新活動中,有辯論組在招生,所以就報名參加啦!”
為了參賽,添健和隊友曾進行密集訓練,這雖然和中學時期的培訓方式不同,卻著實豐富了他的人生。
“我覺得那是一個很好的成長機會。那時要看很多書,政經文教都有,若不是為了比賽,作為一名電腦科學系學生,我平時是不會看這些書的。
“另外,我認識了很多感情要好的朋友,到現在大家都當了十多年的好朋友,偶爾還會相聚。我們有時是針對一些課題辨論,有時一起教導新辯手,這是情感上另一種收獲。”
在1997年國際大專辯論會上,添健和隊友取得了勝利,成為第一支在國際辯論舞台上奪冠的大馬大專隊伍。榮耀的滋味很美好,更重要是勝利肯定了他們的付出。
关于教学
在講台上,添健是孜孜不倦的老師;但他曾經也是台下勤聽課、抄筆記的學生。他懂得,學生需要一名怎樣的老師,所以一直努力符合自己在學生時期,對老師的要求和期望。
同時,他把自己在辯論中學到的技巧,運用在課堂上。在教導學生時,不會以技巧反駁學生的回答,卻會用辯論方式鼓勵他們思考,要求他們不只是給對的答案,還要思考為什么是這個答案。
“要讓學生學習和吸納更多,就必須調整思考模式,不能用一般的方式。”
最后,添健鼓勵大學生把握機會到外國看看,這個世界到底是什么模樣的。
他認為,思考能力和語文能力有著非常大的關係,因此希望大學生能多閱讀各類書籍,特別是歷史、文學、哲學等。
“歷史書籍讓你明白世界的演變過程,哲學書籍幫助你思考人類存在的問題;文學書籍培養個人氣質、培訓你對文字的深度。閱讀,將能帶給你許多意料之外的收獲!”
以下是访问的节录:
关于选科系
在添健剛讀大學時,電腦才開始普遍化,而電腦科學則是當時冷門的科系。
“我進入大學時,大學電腦科系的錄取率是每年60名,直到1995年電腦開始廣泛使用時,學生錄取率還保留在60名左右;1996年的學生人數增加到150至200名;2000年后,它已經上升到每年700人了!
“這是一個不太健康的現象,那是當時的整個潮流所致,大家都一窩蜂跑去念這個科系,一下子出現了泡沫現象,直接影響畢業生的就業機會。”
后來,他順利從大學電腦科學系畢業,並繼續留在大學一邊修讀碩士課程,一邊當助教,最后還當上馬大電腦科學與資訊工藝學院講師。
走過升學路的他表示,選科系最重要是考量自己的興趣。只要有興趣,你一定會全力以赴,創出屬于自己的未來!
关于辩论
如果說電腦科學是添健的專業,那辯論就是他另一個專業。他的大學歲月,滿滿都是這兩者帶來的美好回憶和豐富收獲。
添健在中二時開始接觸辯論,他形容自己和辯論的邂逅是一場機緣巧合。
“中學時參加過幾次辯論后就覺得很好玩。但上大學時,沒有想過會繼續參加。剛好華文學會迎新活動中,有辯論組在招生,所以就報名參加啦!”
為了參賽,添健和隊友曾進行密集訓練,這雖然和中學時期的培訓方式不同,卻著實豐富了他的人生。
“我覺得那是一個很好的成長機會。那時要看很多書,政經文教都有,若不是為了比賽,作為一名電腦科學系學生,我平時是不會看這些書的。
“另外,我認識了很多感情要好的朋友,到現在大家都當了十多年的好朋友,偶爾還會相聚。我們有時是針對一些課題辨論,有時一起教導新辯手,這是情感上另一種收獲。”
在1997年國際大專辯論會上,添健和隊友取得了勝利,成為第一支在國際辯論舞台上奪冠的大馬大專隊伍。榮耀的滋味很美好,更重要是勝利肯定了他們的付出。
关于教学
在講台上,添健是孜孜不倦的老師;但他曾經也是台下勤聽課、抄筆記的學生。他懂得,學生需要一名怎樣的老師,所以一直努力符合自己在學生時期,對老師的要求和期望。
同時,他把自己在辯論中學到的技巧,運用在課堂上。在教導學生時,不會以技巧反駁學生的回答,卻會用辯論方式鼓勵他們思考,要求他們不只是給對的答案,還要思考為什么是這個答案。
“要讓學生學習和吸納更多,就必須調整思考模式,不能用一般的方式。”
最后,添健鼓勵大學生把握機會到外國看看,這個世界到底是什么模樣的。
他認為,思考能力和語文能力有著非常大的關係,因此希望大學生能多閱讀各類書籍,特別是歷史、文學、哲學等。
“歷史書籍讓你明白世界的演變過程,哲學書籍幫助你思考人類存在的問題;文學書籍培養個人氣質、培訓你對文字的深度。閱讀,將能帶給你許多意料之外的收獲!”
Monday, October 13, 2008
Sunday, August 17, 2008
妍妍
妍妍:
终于可以亲手抱你了!可以在你出世的第一天,就把你抱在怀中,这是爸爸自己也意料不到的。这所需要的,不只是勇气。
当初,知道妈妈怀了你,爸爸有的是兴奋。之后,看到妈妈怀着你时所经历的辛苦,除了鼓励,爸爸有的是爱莫能助的无奈。每一次医生叔叔给妈妈做超声波扫描,看着你从一个小点儿,逐渐成长,爸爸有的是感恩。在你出世之前,爸爸告诉妈妈,看到你出来的那一刻,爸爸应该会感动得想哭。那一刻,爸爸把眼泪忍在眼眶里。
今天早上,爸爸第一次给你喂奶,爸爸有的是自豪。
将来会如何,爸爸不知道。爸爸只希望,能陪伴着你,健康、快乐地成长。
终于可以亲手抱你了!可以在你出世的第一天,就把你抱在怀中,这是爸爸自己也意料不到的。这所需要的,不只是勇气。
当初,知道妈妈怀了你,爸爸有的是兴奋。之后,看到妈妈怀着你时所经历的辛苦,除了鼓励,爸爸有的是爱莫能助的无奈。每一次医生叔叔给妈妈做超声波扫描,看着你从一个小点儿,逐渐成长,爸爸有的是感恩。在你出世之前,爸爸告诉妈妈,看到你出来的那一刻,爸爸应该会感动得想哭。那一刻,爸爸把眼泪忍在眼眶里。
今天早上,爸爸第一次给你喂奶,爸爸有的是自豪。
将来会如何,爸爸不知道。爸爸只希望,能陪伴着你,健康、快乐地成长。
Saturday, August 16, 2008
心失落在8.16
小瓜们:
收到你们落败的消息,心里很失落。你们是用工又用心的一群,这样的结果对你们很残忍。你们寄来道谢和道歉的短信,或许你们还在懊恼,为什么场上不发挥得更好一些?教练们又何尝不思考,为什么不准备得更充分一些?可是现实是,比赛的结果,并不完全由我们掌控。我们实在无法预知,要多尽几分力才算足够。
没人可以强求你们很快地走出失败的阴影,但是我希望你们终将站起来从新出发。作为教练,我不会“要求”你们获胜,我只愿能够帮助你们达成心愿。无法陪你们走到本届赛会的最高峰,我只想对你们说:“抱歉”。
收到你们落败的消息,心里很失落。你们是用工又用心的一群,这样的结果对你们很残忍。你们寄来道谢和道歉的短信,或许你们还在懊恼,为什么场上不发挥得更好一些?教练们又何尝不思考,为什么不准备得更充分一些?可是现实是,比赛的结果,并不完全由我们掌控。我们实在无法预知,要多尽几分力才算足够。
没人可以强求你们很快地走出失败的阴影,但是我希望你们终将站起来从新出发。作为教练,我不会“要求”你们获胜,我只愿能够帮助你们达成心愿。无法陪你们走到本届赛会的最高峰,我只想对你们说:“抱歉”。
Thursday, May 8, 2008
求
虽然忙着批改考卷,但我还是忍不住要写下这篇文字。
从数年前开始,每逢批改考卷的时候,都不乏学生通过考卷向我求婚……对不起,是“求分”。“求分”的内容无奇不有,是考卷上让我啼笑皆非的答案之外,另一道奇特的风景线。
我目前正在批改的一大叠考卷之中,就出现了以下的两个“求分”信息:
"I'm sorry Sir.. Just only this i can (应该是can't) do... :(
I try my best ... :(
I need to get at least C. in order to do :(
thesis next sem ... :(
Please sir ... :("
批:You didn't answer well in other questions as well... :(
"Sir, I've memorized the wrong code. Please have mercy and I hope
to at least not get an F in this subject. I'll work hard in my
repeat semester next year. I'm begging."
批:I beg you not to memorize the code next time.
还有两个更绝的:
"Saya mahu lulus...
tolonglah!!
asalkan lulus"
"PS: Sir, give for PS: Dear god let me pass this paper. Amin..."
这些学生在考试时就意识到自己凶多吉少,预先求我网开一面。另一些学生则是考试后成绩公布前,预测自己下个学期会和我在同一个科目的课堂上再会,向我发来“不要再见”的电邮。这个学期就有这样的一个学生,先是称赞我的教学方式,然后才求我“... please pass me.”唔,既然你喜欢我的教学方式,那就继续受教吧!
还有一种学生,需要及格才能毕业或求职,就在成绩公布后对我死缠烂打。曾经有个学生在我面前声泪俱下,只差没有下跪,害我快快避之则吉。还有一个学生,出动父亲的名义,说自己女儿的前途就掌握在我手上。(薄荷糖要说了:“怎么他抢了我父亲的台词?”)
碰上这样的学生,有时还真想撞墙。
从数年前开始,每逢批改考卷的时候,都不乏学生通过考卷向我求婚……对不起,是“求分”。“求分”的内容无奇不有,是考卷上让我啼笑皆非的答案之外,另一道奇特的风景线。
我目前正在批改的一大叠考卷之中,就出现了以下的两个“求分”信息:
"I'm sorry Sir.. Just only this i can (应该是can't) do... :(
I try my best ... :(
I need to get at least C. in order to do :(
thesis next sem ... :(
Please sir ... :("
批:You didn't answer well in other questions as well... :(
"Sir, I've memorized the wrong code. Please have mercy and I hope
to at least not get an F in this subject. I'll work hard in my
repeat semester next year. I'm begging."
批:I beg you not to memorize the code next time.
还有两个更绝的:
"Saya mahu lulus...
tolonglah!!
asalkan lulus"
"
这些学生在考试时就意识到自己凶多吉少,预先求我网开一面。另一些学生则是考试后成绩公布前,预测自己下个学期会和我在同一个科目的课堂上再会,向我发来“不要再见”的电邮。这个学期就有这样的一个学生,先是称赞我的教学方式,然后才求我“... please pass me.”唔,既然你喜欢我的教学方式,那就继续受教吧!
还有一种学生,需要及格才能毕业或求职,就在成绩公布后对我死缠烂打。曾经有个学生在我面前声泪俱下,只差没有下跪,害我快快避之则吉。还有一个学生,出动父亲的名义,说自己女儿的前途就掌握在我手上。(薄荷糖要说了:“怎么他抢了我父亲的台词?”)
碰上这样的学生,有时还真想撞墙。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